图为李其权在给岳母擦拭手。(鸦鹊岭镇政府 供图)
“既然来了,就是一家人,他们的事就是我的事。”9月16日晚,在夷陵区鸦鹊岭镇长寿村,李其权刚收拾完碗筷,就给岳母倒了杯温水,叮嘱她按时吃药。
作为上门女婿,对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却表现得比亲人还亲。妻子杨泽英说,“其权总是起得很早,家里负担太重,他就从早忙到晚,脏活累活从不挑拣。”
1997年,年轻的李其权和杨泽英喜结连理。从夷陵区三斗坪镇来到鸦鹊岭镇长寿村生活,可当时的生活环境,却比他想象得艰难:杨泽英的哥哥患有精神障碍,时常情绪不稳;岳父类风湿病已到晚期,手指关节肿得像核桃,连端碗都费劲;岳母则被冠心病和肠梗阻折磨得日渐消瘦。
面对这样的家庭境况,李其权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挑起了这副重担,他对妻子说,“以后有我呢!”
28年寒来暑往,李其权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为了补贴家用,也为了能随时照顾家人,李其权放弃了外出发展的机会,选择就近务工。“柑橘树修枝、茶厂打工、下河捕鱼,周围的散工我都干过。”为了多赚点钱给老人治病,李其权经常天不亮就出门,一天打几份零工,直到傍晚才收工。
回到家的李其权吃过晚饭后,来不及卸下疲惫,便立即投入到家务中:给岳父按摩缓解关节疼痛,陪岳母聊天宽心减轻病痛焦虑,照顾精神障碍的老舅哥吃饭、洗漱,还要帮妻子分担农活。
“这些年,没有其权,这个家早就散了。”提起丈夫28年如一日地为家操劳,杨泽英既满脸幸福,又心怀感激。她回忆,最难的时候,家里连买药的钱都凑不齐,全靠李其权一天打几份工,才把老人药费、家里的开销扛了下来。
李其权手上布满老茧和伤口,这是常年劳作留下的印记,当记者问到累不累时,他说:“这是应该的,谁遇到困难都会搭把手,何况是亲人。”
“其权这女婿,比亲儿子还亲!”“谁家有难处他还总想着搭把手,这样的好人打着灯笼都难找。”对于李其权这些年的付出,邻居们纷纷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28年来,李其权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让这个曾深陷困境的家庭始终充满暖意;用不离不弃的坚守,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
如今,岳父和老舅哥已相继离世,岳母的身体在李其权照料下也日渐好转。这个家在他的守护下,早已褪去了当年的阴霾,充满了踏实与温馨,“一家人就得互相搭着过,要向前看!”李其权语气很坚定。
(记者谭强明、卞健鑫,通讯员严健维、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