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交易额达6亿!这个村为什么这么牛

湖北发布
浏览量

你听过“仙桃黄鳝”吗?

它是湖北省仙桃市的一条“致富鱼”

正是凭借它

仙桃蹚出了“一条路”

叫响了一座城

造就了“中国黄鳝之都”的金名片

也是凭借它

“荆楚楷模”2024年第三季度上榜人物

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原党支部书记

陈江启

带领当地村民走出了一条

既有特色又见实效的富民强村之路

养鳝鱼 有搞头

1998年,先锋村还是仙桃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进村,负债高达28万元。得知洪湖市有人养鳝赚了钱,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江启带人考察后激动不已:“人家能坚持这么多年,说明养鳝有搞头!”

“取经”归来,陈江启率先吃“螃蟹”,在自家稻田挖了5口鳝鱼池。村里随即发布激励措施,鼓励村干部、党员带着群众,在稻田里挖土埋网干了起来。

第一年,全村发展500口网箱。年底一盘存,有的保了个本,有的亏了钱,极少数赚了钱。

第二年,党员陈江云别出心裁地将网箱铺满水草后,插在鱼塘里。

“起初我还批评他偷懒不肯挖田埋网。”陈江启回忆说,到了2000年元旦,同样是3口网箱,投75公斤苗子,陈江云的鱼塘网箱收了160公斤黄鳝,卖了7000多元。而其他稻田埋网养殖的仅收了100公斤。

村民们意识到,养殖不能仅靠经验,需要科学,需要创新。

随后,村里将秦口村“土专家”王泽龙请来,担任先锋村养鳝技术顾问。又选派村小老师彭长彬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进修3个月,学习养鳝技术。还定期举办技术讲座,指导村民吊网养鳝。

“每口网箱纯收入800元至1500元,亩均纯收入过万元。”陈江启说,一时间“家家养鳝、户户赚钱”在先锋村蔚然成风。先锋村一跃成为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陈江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新星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称号。

一条鳝 三代梦

有了产业规模,黄鳝往哪里销?得把市场引进村!

2000年,陈江启将村部旧礼堂改造成为一个小型黄鳝交易市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地交易。2003年,村里又投资扩建黄鳝交易市场,并把营销窗口设到武汉、上海等地。

如今,仙桃市先锋村黄鳝贸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黄鳝原产地交易市场,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EPI)从这里发布。最高峰时,每天有超过40万斤黄鳝从这里发往全国,年交易额达6亿元,为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

随着人工养殖的兴起,周边县市以及湖南、安徽等地也开始养殖黄鳝。先锋村的养殖户们渐渐发现,野生鳝苗越来越少,价格也“水涨船高”。

陈江启的儿子陈振华跟随父亲养鳝多年,他也在思考:繁育关必须突破,产业喉咙不能一直被掐着,能否人工孵化鳝苗?

于是,陈振华与时任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忠携手,成立忠善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选择本地优质品种“大黄斑”作为培育亲本,探索人工繁育技术。

2018年底,首批50万尾人工繁育的试验鳝苗闯过越冬、抗病等关口。繁育、投苗、养殖、起网……围绕黄鳝的全生命周期试验,相继获得成功。

2019年6月,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育项目通过中国科学院专家组验收。陈振华将人工孵化的鳝苗推向市场。

2023年8月,湖北出台《省委农办关于支持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鳝七条”),“仙桃黄鳝”被认定为湖北省区域公用品牌。预计今年“仙桃黄鳝”的品牌价值将突破200亿元。仙桃创新黄鳝苗种孵化模式,组建湖北黄鳝技术研究院,成立黄鳝育种研究中心,打造全国最大的规模化工厂化繁育车间;变“孤军奋战”为“抱团取暖”,推动形成包括忠善合作社在内的“1+4+N”黄鳝苗种繁育梯队。

2024年上半年,仙桃全国最大的黄鳝人工繁育基地建成,黄鳝苗种人工孵化能力达到10亿尾,春上首批数亿尾种苗游向广阔田野。鳝农养鳝不再为苗种发愁,20余万人“链”上黄鳝产业。

“养得好,还要销得快。自己的IT知识正好派上大用场。”陈振华的儿子、“90后”小伙陈奥从武汉返乡,建设黄鳝电商销售渠道,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广仙桃黄鳝品牌。一家三代齐努力,共圆鳝产业之梦。

精养一条鳝,一代接着一代干。以陈江启、陈振华、陈奥祖孙三代为代表的仙桃鳝农,把个体梦想融入时代大潮,艰苦创业、守正创新,共同缔造出产业致富的幸福生活。

如今,陈江启已退休,但他始终心系奋斗了一辈子的养鳝事业。“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用自己的微光为鳝农们做点事、服好务,帮助他们实现产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