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赤球:用坚守换来磷石膏“重生之路”
我的宜昌
浏览量
“将废弃磷石膏变成绿色建材,我们找到了磷石膏的“重生之路”。4月22日上午,谈到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时,刚刚从广州参加完行业会返回的昌耀新材董事长吴赤球欣慰地说道。
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的副产品,每生产1吨湿法磷酸会产生4至5吨磷石膏。磷石膏的堆存、消纳,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目睹过磷石膏堆场对长江污染的吴赤球,决心守护一江碧水,向这一“世界难题”发起挑战。
他带领团队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历经多年开发出“磷石膏水硬性胶凝材料”。这种革命性材料强度媲美传统水泥,使得成本降低50%至60%,用1吨就能消耗掉0.4至0.95吨磷石膏。以该胶凝材料制备出的磷石膏轻集料具有密度低、筒压强度高、孔隙率高、抗冻性能良好等特点,可替代路基材料或混凝土中的天然砂、石骨料。根据工程实际消耗量测算,每铺设1公里标准一级公路,就能消纳掉1.6万吨的磷石膏。
在宜昌,吴赤球斥资数亿元建成4条生产线,年产磷石膏制品200万吨。这些制品被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交通建材、生态护坡等领域,相当于减少土地占用75亩,减排二氧化碳1.29万吨。
该公司还参与修订了《环形混凝土电杆》等多项国家标准,主导制定的《公路路面基层用磷石膏矿渣水泥稳定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等已经成为行业范本,为中国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开辟了一条崭新赛道。
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吴赤球表示,“小赢于技,中赢于德,大赢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