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柑橘园变身“云端课堂” 科技助农新模式引橙农围观

我的宜昌
浏览量
作者:胡兴军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橙花香,轰轰作响的打孔机与田间爽朗的问答声交织成特殊旋律。4月22日,在秭归县两河口镇土珠庙村的千亩柑橘园里,一场打破时空界限的农技课正同步在现实与云端上演。

下午3时,记者在现场看到,红色的农技志愿服务旗在风中招展,上百名农户围着“教学田”形成流动的环形课堂。秭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融媒体中心提供的实时直播设备已架设完毕,将从不同角度捕捉农艺师的每个示范动作。

“现在注意剪枝角度,枝条要这样剪才能保证养分集中供应。”镇科协中级农艺师谭子琼手持剪刀,话音未落,摄像师已举起摄像机特写枝条切口。这个细节瞬间引发直播间弹幕刷屏:“求特写镜头回放”“弱树修剪有没有不同方法”——据统计,开播仅半小时,“芝兰宜昌”“橙子融媒”双抖音视频平台观看量已突破3000人次。

在施肥技术演示区,新型打孔机的轰鸣声突然被一阵欢呼声打断。69岁的周立春在技术员指导下,成功操作机械在树冠外围打出首个施肥标准施肥孔。“深度40厘米、孔径20厘米,这个‘营养通道’能让肥料利用率提升60%。”技术员的解说让线上线下一片恍然,直播间立即有网友追问:“老师,果园打孔机作业对土壤有没有什么要求?”“打孔后每个孔放多少肥料合适?”

当植保无人机带着白色药雾掠过橙花盛开的树冠时,现场农户纷纷举起手机记录。68岁的李祖秀老人眯眼望着天空感叹:“我种了半辈子柑橘,没想到现在‘铁鸟’也能当帮手。”他的感慨被现场摄影师话筒捕捉,瞬间在直播间引发共鸣,一条来自郭家坝镇的评论获得高赞:“这就是新时代的农业啊!以前靠人力背喷雾器打药,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现在有了植保无人机,效率提高不说,人也轻松多了。”直播间内,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表达对新科技助力农业生产的赞叹与期待。

据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介绍,本次培训通过“5G”技术实现沉浸式直播。数据显示,除本县一百多个柑橘主产村外,还有来自重庆奉节、湖南石门等地的种植户全程在线学习。

“科技志愿服务不是走过场,我们要把实验室建在田间,把专家送到云端。”县科协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着直播后台数据:整场培训产生技术问答143条,短视频点击量800余次。据悉,秭归县已将“直播+实操”模式纳入乡村振兴年度计划,年内将针对脐橙、茶叶等特色产业开展云端培训,让手机真正成为新时代农民的“科技农具”。(记者胡兴军,通讯员邓爽、谭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