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向下扎根” 扎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我的宜昌
浏览量
作者:曾雪彬

4月24日,远安县鸣凤镇双利村的屋场会上气氛热烈,“葛根全身是宝,根茎入药、加工食品两相宜,养生市场需求旺盛,咱们种葛根就是种下‘黄金根’!”村党支部书记黄维华的一番话,让村民们眼中燃起产业发展的新希望。

双利村位于远安县城南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千亩林地土层深厚、气候温润、光照充足,为葛根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面对传统农业效益瓶颈,村“两委”立足资源优势,将目光瞄准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葛根产业,把发展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作为破题关键。

“我们测算过,葛根亩均收益是传统作物的3-5倍,市场前景广阔。”黄维华介绍,村里将葛根种植列为增收致富的重点项目。

“没种过、不懂行、怕亏本”曾是农户最大的顾虑。为打消疑虑,村“两委”联动农业部门,组织19名农户代表、产业带头人组成考察团,赴宜都市松木坪镇彭家桥村“取真经”。在当地葛根产业基地,考察团实地学习选苗育种、田间管护、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并深入了解“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运营模式。

标准化种植基地里藤蔓缠绕的葛根、加工车间里精细研磨的葛粉、电商平台上热销的葛根茶……直观场景让村民们大开眼界:“原来葛根能这么‘值钱’,咱们有好资源,肯定能行!”

村民司学才是首批“吃螃蟹”的人。去年,他尝试种植2亩葛根,冬季采收时亩产达8000斤,仅初级原料销售就增收2万余元。“比种玉米划算多了,技术学好了,明年打算扩种5亩!”司学才的成功案例迅速传开,观望的农户纷纷主动咨询种植政策。如今,双利村已规划连片种植区域,农户报名积极性高涨,预计今年种植面积将突破百亩。

“种下去是基础,深加工才是关键。”黄维华透露,村里正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谋划葛根产业“升级版”:一方面对接食品加工企业,引入葛粉、葛根茶等精深加工生产线;另一方面打造“双利葛根”地域品牌,通过电商平台、农旅融合等渠道拓宽销售路径。“未来两年,我们要让葛根从地里的‘粗作物’变成桌上的‘精产品’,亩均综合收益提升至1.5万元以上。”

从“土里刨食”到“土里掘金”,双利村的葛根产业正以“向下扎根”的韧性,书写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这株深扎泥土的“致富根”,不仅盘活了林地资源,更点燃了村民的增收希望。(记者曾雪彬、通讯员高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