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一刻钟生活便民生活圈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今年建成16个品质型一刻钟便民圈
近日,商务部、民政部、财政部等11部门办公厅(室)印发通知,推广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经验,其中宜昌市3项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推广清单。
所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从家里出门15分钟内,既能一站式搞定购物、餐饮、家政、维修,又能一条龙享受养老、托儿、社交、健身——这种“一刻钟”便捷生活圈,在宜昌不少社区成为现实。
昨日上午11点,位于致祥路的解放路社区幸福食堂香气扑鼻,老人们陆续来到食堂就餐,工作人员吴玮打好饭菜去送餐。5分钟后,家住紫晶城小区的李玉琴夫妇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不久前,老人摔断了腿在家休养,碰巧老伴住院,子女又不在身边,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以前,我们每天在幸福食堂吃饭,既方便又实惠,我的大腿骨折后,幸福食堂每天就给我送饭。”紫晶城小区居民李玉琴告诉记者,饭菜分量足,味道好,幸福食堂让老人吃出了幸福味。
如今,除了吃饭,不少居民不出社区都能享受换拉链、缝补衣服、购物、医疗、养老、锻炼等服务,一刻钟生活圈让居民的生活更便捷。
记者了解到,2022年,宜昌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经过3年建设,目前,我市已经建设了一批便民生活圈,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小”,并结合不同社区和群众需求,实施“一圈一策”。到2025年,我市力争创建品质型一刻钟生活便民生活圈16个(城区9个、县市7个),提升型一刻钟生活便民生活圈26个(城区10个,县市16个),基础型一刻钟生活便民生活圈4个(城区1个,县市3个)。
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坚持硬设施与软环境相结合等3项经验被全国推广。今年,我市将按照“因地施策、一圈一策”原则,持续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改善社区消费条件,创新社区消费场景,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力争居民综合满意度达90%以上。(记者杨春艳、通讯员姚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