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光影叩响世界共鸣——秭归夫妻导演《彷徨的女人》连夺国际大奖 农村妇女本色演绎获赞
4月24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颁奖典礼上,一部由秭归夫妻档打造的影片《彷徨的女人》一举斩获“最受注目影片”与“最受注目女演员”两项殊荣。这部由秭归籍编剧秦骏芳与丈夫沈涛导演的作品,以秭归优美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位中年女性在接连失去亲人、儿女远行后的精神困境。影片凭借对人性褶皱的深刻勘探、非职业演员的本真演绎以及乡土美学的独特表达,赢得了国际评审团的高度赞誉。

图为《彷徨的女人》电影截图。
“注目未来”单元国际评审团主席匈牙利导演、编剧贝拉·塔尔寄语:这些荣誉是对优秀创作者及其作品提出的鼓励与肯定,也是为新晋影人送上的一份祝福,祝愿他们能在自身的光影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守护最初的梦想,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峡女儿雕琢时代印记
✦
✦
✦
秦骏芳的电影启蒙源于贾樟柯的《小武》和《三峡好人》。镜头中,小镇青年的迷茫与三峡移民的漂泊,让她这个三峡移民的见证者第一次意识到,“电影不仅是光影艺术,更是用镜头雕刻时代的刻刀”。
“那时我就觉得电影的力量太了不起了,要是有一天我能把身边的这一切给拍下来,那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看的电影越多,视野打开得越大,它自然而然就成了秦骏芳内心无法割舍的一部分。高中毕业上大学时,她义不反顾地选择编导专业。

4月24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颁奖典礼上,《彷徨的女人》斩获“最受注目影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3年,秦骏芳大学毕业后,挤进了北漂电影人的洪流。场记、统筹、文学策划……她像一块海绵,在剧组的缝隙中汲取养分。跟了几年的剧组之后,她感觉自己有东西要表达,于是开始钻研编剧技巧,提升技能,大量地看电影写剧本,立志成为一名专业的编剧。
2018年,她与丈夫沈涛因剧本项目结缘。二人在合作中碰撞出创作火花,决定摒弃商业化套路,回归“扎根泥土的叙事”。他们潜心创作了剧本《彷徨的女人》。2019年,剧本入围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四届华语青年电影周“猎鹰计划”年度10强项目,2020年又入围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创投会电影剧本10强。这些来自各方的肯定为夫妻的独立电影之路点亮曙光。
2021年,在很少的投资下,他们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在一帮朋友的帮助下,开始了《彷徨的女人》的拍摄。为了寻找“扎根泥土的叙事”,他们将故事背景锁定在秦骏芳的家乡——秭归县杨林桥镇。
本色出演淬炼生命原色
✦
✦
✦
选角,成为这场创作中最艰难的战役。专业演员的表演始终带着“都市滤镜”,无法融入这片质朴的土地。转机出现在2021年杨林桥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庆典上。当时,秦骏芳跟随母亲到镇上表演节目,人群中的向世珍让秦骏芳眼前一亮,感觉她身上散发着一种不同的感觉,就拍了张照片。回到家秦骏芳问父亲认不认识,父亲说认识,“她叫向世珍,按辈分秦骏芳应该管她叫幺妈。”
“向世珍的经历和你们剧本里的角色几乎重叠。”秦骏芳的父亲感慨,“她接二连三经历了一连串家庭变故,这个女人很坚韧很不容易。”秦骏芳立马把消息传给当时还在北京选演员的沈涛。沈涛看了照片并得知向世珍的经历后,从北京赶回杨林桥镇,力邀其担纲主演。
首次面对镜头的向世珍一度紧张僵硬,剧组为此调整剧本,让人物更贴近她的生命经验。“那会幺妈孙女还没满月,家里也有很多事情,她的情绪跟当天要拍的小诊所的戏特别贴合,一下子就把我们演哭了,她也是从这场戏开始一下子就悟了。”秦骏芳回忆。

4月24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颁奖典礼上,向世珍获“最受注目女演员”。图为编剧代为领取奖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她不是在表演,是生命经验的倾泻。”沈涛感慨。随着拍摄深入,这位农妇渐入佳境,甚至被剧组称为“人戏合一的奇迹”。
影片主场景设在杨林桥镇三台寺村,起伏的茶山、雾霭中的吊脚楼与蜿蜒的乡间小路,构成一幅流动的山村画卷。而比自然景观更动人的,是村民们的倾力支持:七旬老人连夜编织竹篓作道具,村民争相腾出祖宅当片场,甚至牵来自家黄牛“客串”。“他们不懂蒙太奇,但懂得把家乡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秦骏芳动情回忆。暴雨中肩扛设备跋涉、为抢光线凌晨四点开工……这群电影人与村民共同谱写了一曲质朴的光影协奏。
三峡光影叩响世界共鸣
✦
✦
✦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2024年,影片在贾樟柯创办的平遥国际电影展首露锋芒,斩获“亚太电影促进会奖·最佳首作”与“藏龙单元最受欢迎影片”。非职业演员向世珍更以浑然天成的表演,与闫妮、齐溪同获2025年亚洲艺术电影节“女性之光”最佳女主提名。
4月18日至26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举行。《彷徨的女人》从全世界近9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0部影片中脱颖而出,入围电影节“注目未来”竞赛单元,斩获“最受注目影片”“最受注目女演员”两项殊荣。
评委会特别指出:影片通过女性的独特视角展开人性观察,以精湛的构图和有意味的叙事结构,探讨了中国文化中关于亲密关系与生死命题的哲学思考。影片的视听语言沉静克制又富有张力,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人文气质。
如今,《彷徨的女人》已超越个人梦想,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镜像。2026年全国公映前夕,秦骏芳夫妇计划携拷贝回到宜昌、回到秭归、回到杨林桥镇放映,“电影生于这片土地,村民才是故事最初的作者。”
江水依旧东流,而胶片定格的,是一个时代、一群人的生命史诗。当大山里的女性走出彷徨,当乡土叙事登上世界银幕,这场由光影点燃的觉醒,正照亮更多的角落。
记者胡兴军、通讯员林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