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的宜昌解法

宜昌检察
浏览量
图片

“如何让技术‘活’在保护中,企业要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要注重创新和技术保护,加强专利的保护……”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宜昌市猇亭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兴发集团智慧中心,详细了解企业的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等情况,并结合办案实际,针对风险防范提出意见建议,检察官还对企业提出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近年来,宜昌市检察机关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深化融入大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检察职能在知识产权工作中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护航地方经济发展。

图片

聚焦创新:前沿科技“护航员”

科技创新的前沿在哪里,司法保护的力量就在哪里。宜昌市检察机关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技术,突出加强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等领域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李某在某科技公司工作期间,利用公司管理漏洞,先后18次从生产线上盗取生产物料键合金丝(金含量≥99.99%)并进行销售。2024年12月26日,经宜昌市点军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0万元,责令退赔全部违法所得。

4月25日,宜昌市点军区检察院联同辖区派出所开展送法进企业暨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活动。就案件暴露出的企业内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出建议,并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了知识产权法治宣传。

湖北某石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石化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超低温阀门领域处于全国前列。李某祖在该公司工作期间盗取阀门图纸非法售卖给北京某科技集团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设备公司”),某设备公司获取图纸后成功生产出样机。

宜昌市三峡坝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补证,解决商业秘密认定与价值评估难题,并赴上海学习,协助确定鉴定机构,通过实地走访、借力专业分析、严格把关检委会讨论等方式促成涉案双方和解,嫌疑单位赔偿2000万元并取得谅解。坚持宽严相济,对认罪认罚的某设备公司从宽,对主犯李某祖依法起诉。

案件审结后,三峡坝区检察院向某石化公司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强化内控、引入外部监督、建立联动机制、提升保护层次,公司积极响应整改。

4月17日,该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型案例。4月24日,该案获评湖北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事例。

综合履职:全链保护“织网者”

4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秭归“综合行政司法保护,聚力构建秭归脐橙地理标志立体保护新格局”成功入选。




脐橙是秭归的“致富之果”。针对假冒农资问题,秭归县检察院检察官主动对接脐橙企业,依法打击制售300余吨劣质肥料犯罪,为200余名涉案柑农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针对柑橘洗果包装行业污染问题,秭归县检察院向县委、县政府提交情况报告,促成出台《关于加快全县柑橘洗果厂提档升级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县50余家柑橘洗果厂全面改造升级,有效改善了脐橙品质,提升了地理标志的价值。

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强化知识产权检察“一盘棋”意识。2024年8月,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等地法院、检察院、知识产权局签订《“宜荆荆恩”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行刑衔接合作协议》,加强四地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工作的统筹规划,共建协同有效的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

宜昌市检察院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检察部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精心打造宜昌知识产权“1+N”检察助企服务品牌,实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集中一体履职,全链条一体化保护;宜昌市三峡坝区检察院推行“1+N”工作法,促成多部门会签《宜昌市检察机关与法院、行政机关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司法行政协作机制》,打造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秭归县检察院组建“1名院领导+1名责任人+1名检察官+多名青年干警”的“1+1+1+N”工作团队,对涉知识产权案件进行专项管理、快速流转、优先办理、重点监督。

主动问需:服务发展“店小二”

4月11日,宜昌市伍家岗区检察院检察长彭颂东带领公益诉讼检察官走进湖北长盛川茶业有限公司,围绕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讲解,给出防范建议,并针对企业提出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界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识别与应对等疑问,答疑解惑。




主动问需,服务发展。宜昌市三峡坝区检察院在安琪集团两个园区设检察服务站,持续开展对企业“一站式”服务。秭归县检察院健全完善检企联系机制,实行一村一企一名检察官联络员制度,主动了解企业法治需求,集中走访服务涉橙企业54家,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法20余次;宜都市、当阳市、伍家岗区、高新区等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检察服务站,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机制,畅通涉知识产权当事人诉求表达渠道。

针对某科技公司员工监守自盗,窃取1700余枚芯片,致使公司损失100余万元的杜某职务侵占案,宜昌市点军区检察院检察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多次走访案涉科技公司,针对经营风险点提出建议,减少企业损失。公司根据建议梳理管理漏洞,开展员工法治警示教育,进行权限分离、智能监控、定时盘存等管理监督,构筑“人防+技防”监管防线,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2021年至2023年,李某某等人通过收购临期、过期槟榔和购进假冒某知名品牌的槟榔包装袋,重新包装后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宜昌市三峡坝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并针对犯罪窝点附近居民因法律意识淡薄参与假冒产品包装、运输的情况,联合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在辖区内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4月24日,该案获评湖北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事例。

End

供稿 | 以上各基层院

制图 | 王玥琪 

编辑 | 田心怡

审校 | 王金萍 王玥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