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大数据集团以“246”战略为引领打造产业与数据双向赋能的核心平台

我的宜昌
浏览量
作者:何冠英、白政

“我们努力将大数据集团打造成顺应数字时代浪潮、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确保集团发展与全市大局同频共振。”9月27日,在宜昌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森茂郑重表态。

活动现场,宣读了《宜昌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根据方案,宜昌大数据集团确立“246”发展战略,即以“做优做强区域数字经济、为城市和产业智慧赋能”为总体目标,明确“宜昌大数据及算力产业投资主体、宜昌数据资源与产品核心供给主体、宜昌智慧城市投建运主体、宜昌数实融合产业支撑主体”四大功能定位;聚焦“建设城市数字底座、投资数字经济产业、统筹运营数据要素、赋能全域智慧城市、服务产业智改数转、自主数据产品开发”六个主责主业。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推动宜昌产业与数据双向赋能的核心平台。”杨森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让数据既服务于城市治理和民生改善,更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他介绍,在产业投资与生态构建方面,集团将采取“1+1+N”策略,通过并购或培育一家上市公司,打造产业龙头;设立数字经济产业基金,构建资本招商平台;以直投方式参股N家健康医疗、城市更新等数字场景细分领域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这为我们企业大数据应用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底座’和‘算力支持’,将公司从‘探索者’直接升级为‘核心生态共建者’。”宜昌市百姓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涂威说,将积极对接大数据集团的“1+1+N”策略,整合上下游医疗资源、医药资源和技术服务商,构建协同共赢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我市锚定大数据及算力产业持续探索,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数据资源体系、场景运用体系和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大数据及算力产业作为全市“3+2”主导产业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电育算、以算育数、以数育产”的产业发展路径。

针对下一步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屈伟介绍,将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智慧城市重点场景落地、产业数字化赋能四大方向,年底前完成首批重点项目清单编制,高效对接市直部门、重点企业需求,推动1~2个标杆项目启动实施,确保业务“开篇有亮点、推进有抓手”。

“我们将深入推进“市数据局+大数据集团”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市场化、专业化转型,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中部领先的市级大数据集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秦威表示。

根据规划,力争到“十五五”期末,集团资产规模达50亿元,实现年营业收入10亿元;控股1家上市公司,成功跻身全国区域数据集团30强;集聚超200家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生态;推动宜昌入选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前50名,助力宜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1500亿元营收目标。(记者何冠英、白政,通讯员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