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巷子盛装开街 楚韵华章激活秭归夜间经济新引擎 

我的宜昌
浏览量
作者:胡兴军

九歌巷子盛装开街

楚韵华章激活秭归夜间经济新引擎

丹桂飘香时,屈子故里迎盛事。9月30日晚,在秭归县精心打造的文旅新地标——九歌巷子,一场以楚文化为魂、以沉浸式体验为形的开街仪式,在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的喜庆氛围中华彩启幕,以“步步有戏、处处是景”的独特魅力,为八方来客铺开一幅活态的荆楚风情画卷,也为秭归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

暮色初笼,屈原故里华灯璀璨。傍晚6时30分,巍峨的夔龙门下已是人头攒动。《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骤然响起,近千名自发聚集的游客与市民挥动着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声高歌。嘹亮的歌声汇聚成情感的洪流,瞬间点燃了节日的氛围。“歌声一响,浑身的血液都热起来了!”来自宜昌城区的游客张先生情绪高昂,“在屈原故里用这样的方式为祖国庆生,意义非凡,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当晚的重头戏——九歌巷子开街仪式,在万众期待中启动。刹那间,璀璨的焰火呼啸着腾空而起,在墨蓝色的天幕上绽放出万千华彩,与沿街建筑的景观灯光、游客的笑脸交相辉映,将峡江之夜装点得如梦似幻。

当晚虽然下起大雨,但《九歌·神兮归来》大型古风巡游队伍仍踏歌而来。扮演屈原、楚王、山鬼等《九歌》人物的演员们华服盛装,自青石板巷陌深处缓缓行来,仿佛从2000多年的历史长卷中走出。庄重神秘的《楚祭·傩面舞》、灵动曼妙的《楚宫·纤腰舞》、仙气缭绕的《山鬼·灵蹊舞》、气势恢宏的《楚王·点兵舞》……60余位演员组成的巡游队伍,成为流动的风景。所到之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并踊跃与“神明”角色互动合影。“太震撼了,感觉穿越到了楚辞的世界!”一位年轻游客兴奋地表示,巡游队伍走到哪里,热情的“人潮”就跟到哪里。

巡游的热潮尚未退去,巷内各处的互动体验点已是人气爆棚。非遗皮影戏《湘水长歌》幕布前座无虚席,古老的技艺讲述着动人的故事;互动情景剧《九歌巷主择婿》妙趣横生,引得现场笑声不断,不少青年游客踊跃参与;高桩舞狮矫健惊险,民俗杂技扣人心弦,非遗魔术引人入胜,怀旧舞会、古乐快闪、火焰艺术表演等节目轮番上演,让游客应接不暇,直呼过瘾。

更令人称道的是贯穿全程的沉浸式互动游戏。街头巷尾,设置了“神仙对弈”NPC挑战点,游客可通过参与诗词接龙、五子棋、拼图等游戏赢取“灵符”,用于购物折扣或兑换礼品。8岁的小姑娘挥着刚赢来的灵符,笑眼弯弯:“我和‘山鬼’猜拳赢啦!”在“神仙镖局”主题任务点,年轻人组队抽取任务“锦囊”,完成“押镖”挑战后可获得奖励,这种类似“开盲盒”的体验让参与者大呼刺激。

高涨的人气直接转化为消费活力。街巷内,各类特色商铺生意兴隆,店主们忙得不亦乐乎。锅盔摊主彭建友动作麻利,揉面、包馅、烘烤,香气四溢的锅盔几分钟便新鲜出炉,他一边打包一边热情吆喝;巷尾的“屈乡雅筑”民宿负责人正忙着接待咨询和入住的游客,“双节期间,我们40多间房预订率已超过七成。”他对前景充满信心。

秭归三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海彦介绍,九歌巷子项目深度挖掘屈原《九歌》文化IP,旨在打造一个“游玩无门槛、互动零距离”的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未来,街区将有效串联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等县域核心文旅资源,构建“楚风沉浸主题游+文化生态休闲游”的全域旅游新线路,有力推动秭归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从“一日游”向“多日游”深度拓展。

据悉,整个国庆、中秋假期,九歌巷子还将持续推出乐队表演、主题电影展演、月饼手工DIY、猜灯谜、汉服寻宝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在楚韵袅袅、戏韵悠悠的巷弄之间,尽情体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意。(记者胡兴军,通讯员郝明曦、周仕伟/文;通讯员 彭强/图)